Saturday, June 28, 2008

這就是人生啊...

有點想寫些什麼,可是天氣好熱,他X的大晚上的不知道在熱個什麼勁。這幾天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明天星期日還要去加班,說到這個,現在又到了乖寶寶的上床時間,改天再來寫一下近日生活概況,先去睡覺了。

Sunday, June 22, 2008

THE VACATION IS OPENING



大學三年級就在這裡劃下了句點,星期五下午考完了最後一科的人資,和阿銘等人去公館的馬辣了吃一頓三年級最後的晚餐,也算是慶祝阿婷、阿寧和阿芝國科會的上榜,此刻誠心為她們祝福可以平平安安的完成這項挑戰,這一頓也由她倆熱力請客,也在此感謝招待(跪)。

暑假就這麼樣的開始了,有種措手不及的感覺,暑假第一天同學們也很熱絡地相約聚餐,和老潘等人去東區一家港式茶餐廳上海灘,吃了一頓暑假第一餐,各位都吃得十分開心、好玩,很期待在這次漫長的暑假裡也能經常聚餐玩樂,承蒙世新同學們這三年來的關照,感謝每一位相識黑心人的朋友,在接下來不長不短的一年裡,希望各位都能邁往各自的旅途中順順利利了。





夏天來臨,我的房間也變成了人間煉獄,好像悟空困在煉丹爐,我想整個暑假過完,也差不多也可以把火眼金睛給練完了。今天下午在床上躺著,躺一躺就好像中暑了昏了過去,被叫醒吃飯時腦子又漲又沉,滿頭大汗又濕又黏,連胃口都被影響得有點吃不下,在碎碎唸的時候腦子也不太清楚,文句組織不夠完善,如有傷眼敬請見諒。

Friday, June 13, 2008

龍貓死神說



龍貓等於死神說,兩姐妹在故事裡面已死?

龍貓其實是死神!途中妹妹的影子不見了!等等這類說法是在2007年2月左右開始傳開,動畫龍貓中其實有很多裏設定裏故事,稍微整理了一下日文的資料大概的翻譯一下,是巧合還是真實信不信就在於在個人了。

大家推測的版本很多,其中有一種是其實兩姐妹已經在故事的途中死掉了,然後是父親在想像如果兩姐妹活著的話應該會這樣的故事,而父親在動畫裡面寫的小說就是這部「龍貓」的原稿。

首先,
其實龍貓是死神,冥界的使者,遇到龍貓的人都會死期將近或是即死,然後故事中母親入院的七國山病院的藍本,八國山病院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在網路上查一下就可以發現這個醫院是主要收容末期病患和精神病病患,故事途中妹妹小梅失蹤時候,在池子裡面發現的她的拖鞋,其實那個時候妹妹就已經淹死在池子裡面了,姊姊皋月看到妹妹的拖鞋,由於不敢面對現實而說了「這不是小梅的…」的謊,而在此之後的水池的拖鞋這一幕以後,兩姐妹出場都是沒有影子的狀態,然後為了尋找小梅而來到當初和龍貓相遇的地方。

「拜託…讓我見龍貓」

「龍貓,小梅迷路了找了也是找不到拜託 幫我找小梅!現在…他一定是在哪裡哭著…到底要怎麼辦才好?」

「原來大家都看不到…」

這一系列的台詞以後,姊姊皋月自己開始了冥界的大門,而專門用來載靈魂的龍貓巴士,就帶著姊姊皋月往妹妹的位置去了,而最後母親在醫院的那幕,

「現在,在那個樹上,我好像感覺皋月和小梅在那裡笑著」

不知只有母親彷彿看到了兩人,兩人為何在附近,卻不和母親見面而卻放著帶有留言玉米?

其實是在那時候兩人都已經死亡,有一種說法是玉米的日文諧音剛好和「殺小孩」很相似。

●小梅失蹤那幕以後,小梅的影子就不見了。

●最後的一幕全員變年輕,其實那並不是事件之後的故事,而是把生前的景象做成好像happy end一樣而已。

●整個龍貓的故事的舞台是日本琦玉縣的所澤在所澤這個地方,昭和60年代曾經發生過一對姐妹被虐殺的狹山事件而龍貓正是以這個狹山事件為藍本。

兩個姐妹的名字姊姊皋月(satuki)=日文中的5月
妹妹梅= May = 英文中的5月(這兩個翻字典都可以翻到)

而狹山事件發生在5月1號首先是妹妹不見,而被目擊姊姊慌張的尋找妹妹的情況,隔天妹妹在森林裡面被發現身中16刀被殺害而姊姊大受打擊,在對警察作筆錄的時候說了一堆「貓的怪物」、「見到很大的狸貓怪物」等等的意味不明的話,而母親已經病死、單親家庭等等,和龍貓的故事有很多共通點。





以上取自都市傳說,危言聳聽的成分十分大,不過也算是蠻有趣的推測(笑),勾起不少兒時看龍貓那種天馬行空的回憶。

Sunday, June 8, 2008

I RETIRED AGAIN



這個禮拜五翹了課人資課,想說在家裡好好做一下nextweek的研方報告,做到了一半,宜蘭的老友打電話來約我和他去宜蘭退休一下,於是又丟下了無聊的報告前往退休去了。

這次時間比較趕,其實是吹著冷氣在賴床,所以沒有打到網球,不過這回騎卡打車去了比較遠的地方,騎到了五峰旗瀑布這個觀光景點拍了一點相片,除了路上碰到了天線寶寶丁丁、以及幾個異世界的入口外,也沒遇什麼特別的事。比較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最後一個瀑布那裡,徒步爬了好久的山路,在個轉角的後面,一整個大自然的奇蹟映入眼簾,剎那間遺忘了疲憊的雙腳,站在那兒吹著大風充滿溼氣的瀑布底下待了好一段時間,吸了很多的芬多精,彷彿是在做大自然的SPA一般,長久生活在污穢都市裡的人類,那麼近距離的接觸大自然,好像擁抱著母親的游子,人類果然是只小小的動物而已。

這一次卡打車旅程大概只有四十公里左右,其中有小段山路爬坡,第一次騎卡打車爬山路很不習慣,只是一段很短的爬坡,就鐵腿加軟腳累個半死,看人家好像很怡然的樣子,果然是黑心人的雙腳造化不夠呀。


Thursday, June 5, 2008

KOKIA

日系天籟美聲歌姬 - KOKIA
官方網站:http://www.kokia.com/

KOKIA於1998年出道,KOKIA這個藝名其實是她的真名亞紀子(AKIKO)反過來念法,發行過7張單曲2張專輯,香港鄭秀文曾翻唱她的歌,讓她在香港的知名度大增,被河村隆一列為RKS計畫中最重要的藝人,擁有驚人的創作力,自己填詞譜曲,曾經造訪香港,在香港因搭配梁詠琪的化妝品廣告歌,讓香港的朋友認識了她那天籟般的歌聲,歌聲就像恩雅般空靈,愛寫歌作詞的她,編織了迪士尼的美麗童話,她以歌聲及想像所構築的飄渺仙境,吸引了許多樂迷。

假想站在愛爾蘭的翡翠草原上,你閉上眼睛,伸開雙臂,大自然的所有聲音充盈於耳,此時,遠方傳來了一個如水晶般剔透的歌聲,時而隨著浪濤擊拍岩岸聲聲撞擊,時而穿梭在滿空星光間輕快飛舞,你不禁要問:是誰在那邊歌呢?

這個剛柔並濟的歌聲,就是KOKIA。

本名吉田亞紀子的KOKIA,兩歲開始玩小提琴與鋼琴,從小就是音樂奇才,高中與大學專攻聲樂,1998年步入樂壇之後,她的歌聲讓月之海的河村隆一震驚不已,將她收在門下擔任KS計畫中的女主唱,成為河村隆一的得意門生。

KOKIA的歌曲也被作為廣告音樂,很多人不知道兩年前梁詠琪所拍攝的化妝品廣告,曾以她的歌曲為背景音樂,同時鄭秀文也翻唱過她的歌曲《Arigatou》。

2000年KOKIA的聲音又神秘的出現在《三得利烏龍茶》的廣告上,從此讓大家見識到KOKIA的氣質美聲。KOKIA的歌聲有著濃濃的愛爾蘭風味,所以有人說她是日本的恩雅,也有人說她是中島美雪的接班人,其實,KOKIA就是KOKIA。

她的歌聲多了一點入世的生命力,她的音樂則多了一點遊戲人間的味道。

愛爾蘭的居爾特音樂、古典、世界、民謠音樂、歌劇,KOKIA總是能巧妙的將其融合她的音樂總難定位,有時像個吟游女詩人,聲聲慢的唱出深遠的意境;有時像個音樂小精靈,以一顆顆充滿生命能量的跳動音符,挑逗聽者的感官;有時又像個神秘主義大師,以迷離的樂章作為心靈治療的處方,帶領大家走過一趟以多樣音樂類型鋪陳的精彩「旅程」,樂見KOKIA在主流與非主流之間的樂風中,找到一個恣情放肆的舞臺!


以上引述自官網

dandelion(蒲公英 - 不插電版本)

簡單的節奏,透穿人心的歌聲,雞皮疙瘩掉滿地



ロングトーン(TV「音楽界」出演)

用同個高音做長時間的發聲Live Show


「ありがとう」 Live in Paris 2007

巴黎的阿豆仔是知道她在講什麼!?


上面官方的介紹一點也不誇張,又讓黑心人見識到了一個狠角色。會注意到KOKIA是因為N年前鄭秀文「Arigatou」的原唱者,記得那時候很喜歡「Arigatou」這首歌,好像在香港也長銷過一陣子,不過是在最近才知道這首歌的原唱者是KOKIA,馬上去找了她的精選輯來聽聽看,聽畢,這個狠角色不但作詞作曲還自己來唱,出眾的創作能力加上極具穿透力的歌喉,不禁讚嘆這種人彷彿就是為了音樂而出生的。就連好聽的「Arigatou」經KOKIA原唱詮釋後,自然不做作的歌聲更是渲染出許多感動的元素。